好公司最好还要有好的管理层和好的管理机制。
很多中国的上市企业成长到100亿、150亿以后就上不去了,是因为(公司)管理层没有足够的眼光和胸襟。对中小公司而言,管理层特别重要,中小公司更多处于靠个人英雄主义的阶段。一两百亿以上市值的大公司,更需要依靠一种机制而不是个人。所以对大公司的分析,更需要看这个公司中层的关键绩效指标(KPI)怎么定。比如装修行业公司,其项目散布全国各地,管理半径长,管理得好与不好差别非常大。哪家公司KPI最重视现金流和回款,其现金流和回款就最好。
人的知识、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看不懂的公司占了一大半。在看得懂的公司中,估不准的又占一大半。看得懂又估得准的,被高估的占了一大半。剩下的股票中,合理价位的平庸公司又占了一大半。所以,一般情况下,能找到被低估的平庸公司或合理价位的好公司已属不易,能买到被低估的好公司更是难上加难。
两招把握买入时机
选好了股票,下一步自然是介入时机的选择。尽管取经过多个国家的股票市场,邱国鹭也坦言自己买卖时机的把握并不精准,为此他给自己总结了一些买卖的原则,其中就包括估值法则和人弃我取的逆向思维。
在世界各国的股市历史中,估值是长期均值回归的。例如,美国、欧洲的长期市盈率中值都在15倍左右。低估值时高仓位,高估值时低仓位,这个“笨办法”虽然你既不能保证“总是对”、也不能保证“马上对”,但是长期坚持,一定会有超额收益。
对于逆向思维,邱国鹭回忆道,十几年前在他刚入行时,公司的基金经理们(都是铁杆的价值投资者和逆向投资者)在疯牛病的恐慌中买入了麦当劳的股票,数年后麦当劳的股价上涨了5倍,那是自己逆向投资的第一课。再看近几年发生的瘦肉精事件、三聚氰胺事件和毒胶囊事件,对其涉及的行业都会产生持久或致命的打击,但对行业销量的负面影响一般只持续两三个月。与行业状况相反,那些没有直接卷入安全事故或者牵涉程度较浅的行业龙头的市场份额,反而在事故反生后出现了进一步扩大,因为人们购买产品时更加看重“大牌子”,毕竟与小厂家相比,龙头企业更有资源和动力维护自己的品牌声誉。
至于卖出时机,邱国鹭表示,自己卖出股票一般会遵循三大原则:一是股票涨到目标价位,就会选择卖出,比如,原来4、5倍的市盈率涨到了10倍;二是股票基本面有本质的恶化;三是发现了性价比更好的股票。(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