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者诸多的非理性行为中,“过度自信”无疑是最常见的一种——别说普通投资者,甚至是那些很成功的投资明星,其实也难以避免。投资人之所以会“过度自信”,根源在于我们其实并不如我们以为的那样能够认识自己。你不妨在身边的亲朋好友之间做一个调查:看看他们谁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低于平均水平?谁属于平均水平?谁又高于平均水平?理论上,调查结果应该在平均值上呈现正态分布。不过,事实上超过50%的人都会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高于平均水平——而这显然与事实不符。
同样的情况,也会出现在投资市场上,因为非理性的人总是很难避免“控制幻觉”和“知识幻觉”对我们的影响。我们自以为能够控制无法控制的局面,或拥有足够的知识来做出正确的决策,但事实并非如此。长期来说会有很多无法控制或无法预知的情况发生,但投资者却会把结果归因于一己的知识。更糟糕的是,我们的记忆模式会强化这种“过度自信”。一般来说,我们容易忘记亏损的经历,而牢记获利的情况,所以我们自我感觉往往会觉得自己是个成功交易占主导的“成功交易者”,这也是导致我们自我高估的一个原因。“过度自信”还会带来不好的后果,那就是信息抑制。因为过度自信,所以我们更加追求自我肯定,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我们只会考虑与现有评估相符的信息,而忽视或刻意回避相悖的信息。当出现全新和令人不安的真相时,就会发生认知失衡的情况,并可能对投资决策程序造成诸多影响,导致信息抑制情况的发生。本质就是:我无需考虑不符合个人需要的因素。于是,投资者就成了把脑袋埋在沙子里面的鸵鸟,对外界重要的变动视而不见,最终被市场所惩罚。
在投资过程中,信息对于决策至关重要。但很可惜的是,我们不可能掌握所有的信息,而信息不足就无法拓宽投资者的视野。受限于观察视野,投资者不能查看所有相关的信息并同时识别其他的投资选择或相悖的事实。投资者通常基于信息概要做出投资决定,而未能分析信息的有效期限,或是否存在其他较佳的选择。这就使得投资者的决策受制于接受到的信息这个“框架”的限制。与此同时,信息与个人态度的一致性,也决定了信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基本原则是:信息与个人观点的一致程度越高,获得接受的机会就越大。
本身就只能接受有限的信息进行决策,却还要有选择的进行接受,这自然会导致并非完全理性的投资行为。“本土偏差”无疑是“框架”行为的一个经典例子。虽然现代投资理论告诉我们应当进行全球化投资,而最理性的全球各国家投资比重配比则是参考现成的全球股票指数。但事实上,即使是奉行全球化投资的投资者,往往也是在本国股市投入过高比重的资金,从而造成分散投资不足,甚至可能错过了许多更好的投资市场。姑且不论“只缘身在此山中”造成投资者可能无法认清熟悉领域的“真相”,这种“本土偏差”还会导致过高相关性的问题。